Memorial Trash


瞎写的期末论文节选

2018-2-13

昨晚通宵…五六个小时憋出3000字。边写边翻书的绝望…也算完成任务了。今天起来看,写了些什么我自己也没搞太懂。

二、流行文化

1. “流行文化”在学术上的观点

流行文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前后。对于流行文化的分析,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过实践。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短篇著作《论流行》中,认为流行存有二元的特色:既具有趋同、又需要在同中标异,前者是流行汇聚个体的外在特征,后者是领先者需要摆脱群体模仿,继而维系其社会地位的手段。20世纪,对流行文化的分析有几个方向:第一个是罗兰巴特,以符号与神话体系认识流行,认为流行体系就是一个神话体系,透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联与飘移,建构出一套流行的神话体系。第二个为美国的布鲁默提出的象征互动论,从集体选择与集体品味角度探讨流行。他认为流行的最大特色,是“趋同”。尤其当群体一起选择某个对象时,对个体而言具有庞大的选择压力。而阿多诺甚至用“文化工业”取代流行文化的表述,他的观点是流行文化本身已经是工业化的产物,流行文化本身是僵化、无特点的,可以被复制。

2.流行文化的特征

其一,生产与生存周期缩短,复制成本逐渐降低,同时复制效率不断提高。现代机械复制技术给流行文化带来了革命性变化,有力地冲击了特权阶层的文化品位,从而开创以大量“复制”为标志的流行时代。改革开放之后,市场经济的主流地位得到确认,这为流行文化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。其二,颠覆意义与传统。流行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、流动性和易于沟通与理解的表现方式以及深入人心的感染力。具有很强的亲民效应。流行文化本身降低了对于“标准”的刻度,对于任何标准的建构与解构都出于当事人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旨趣。其三,通过商业化运作,流行文化能够带来完整的文化工业。但是不得不承认,由于商业运作,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批量复制与生产,其直接结果便是流行文化的“类型化”现象愈加明显。即按照固定模式和类型打造文化产品,产品风格流于套路化、程式化,加之与商业并生的流行文化天然就有“小商人”的气质,这也是流行文化被精英阶层不齿之所在。其四,流行文化的审美多元性。流行文化的发展,带来了紧跟时代的全新审美。大众的审美趣味日趋多样化。

3.流行文化和媒介传播的关系

从传播学的意义上看,对于“传播”本身的观点,传统的理论认为其是信息传递的一个过程。相对应的,另外的理论认为“传播”是一种文化意义的构成。(技术主义和社会文化的不同立场)。认为“传播”是文化意义的构成,引出了“媒介文化”这一概念。这是指由于大众媒介的影响而产生的文化形态,是通过大众传播活动中显现的社会文化现象。流行文化最重要的传播方式,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。也就是说,流行文化通过媒介传播(大众传播),让其能够被广泛的受众所接受。而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看传播过程,媒介传播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创造和再创造。这一点在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中都有涉及。



上一篇:« :: 下一篇:回信 »